- 巨细胞包涵体病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 汞等金属中毒如何正确使用解毒药...
- 砷等金属中毒如何正确使用解毒药...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镍等金属中毒如何正确使用解毒药...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常规
- 小儿心房颤动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 色素失调症
- 婴儿猝死综合征
- 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
- 如何正确使用解毒药物?
- 色素失调症
-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 牢记使命 情系边疆?记山东大学...
- 留下来,为了新疆的孩子们《大众...
- “留守”援疆医生杨杰情牵新疆儿...
- 感知榜样的力量
- 感知榜样的力量
- 同心同德 有职有责
- 选择留下,凭的是信念和责任《经...
- 小儿出疹性疾病如何处理?
- 小儿常见感染性出疹性疾病的临床...
- 引起小儿出皮疹的原因有哪些?
-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 2010年心肺复苏(CPR)指...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类
- 巨细胞包涵体病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儿童肝衰竭的病因
- 儿童咳嗽的诊治进展
- 这里还有我未完的事业
- 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问题
- 支原体检查采血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 支原体感染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治疗...
- 心肌酶谱解读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来我院指导药学...
-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疗常规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大手拉小手 携手共健康
- 川崎病的治疗和预后
-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
- 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及预后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窦性心律不齐的类型
- 反应性关节炎
- 心律平的临床应用
- 抗病毒药物在儿科的应用
-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和预防进展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 色素失调症
- “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
-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
- 几种常见呼吸道病毒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和预后
-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 急性喉炎
- 过敏性哮喘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肺炎支原体肺炎
- 我院走访北疆克拉玛依市、塔城地...
- 我院张益民副书记带队前往阿勒泰...
- 儿童胃肠道功能障碍
- 常用微生态制剂品
- 幽门螺旋杆菌
- 吞咽异物处理指南
- 儿童寒假远离意外-《生活日报》...
- 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摘...
- 最近,得支原体肺炎的孩子挺多 ...
- 婴幼儿肺炎高发不可大意 日常感...
- 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与思考
- 山东省儿童甲型H1N1流感诊疗...
- 关于甲流感的三个最新消息
- 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
- 生死线上拽回7岁患儿-《生活日...
- 患者扎堆要求进行甲流检测其实没...
- 保障儿童健康 留心8大事项-《...
- 预防甲流,专家告诉我们应注意以...
- 预防甲流,专家告诉我们应注意以...
- 儿童防甲流,12个字是关键-《...
- 孩子感冒最好停课并就近治疗 家...
- 我厅举办全省甲型H1N1流感医...
- 疫苗咋打?感冒咋办?甲流咋防?...
- 岛城首现甲流重症病例 患者为1...
- 卫生部、省卫生厅专家组来我院指...
- 小儿心房颤动-摘自《小儿心脏病...
-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摘自《小儿心...
-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摘自《小...
- 右束支传导阻滞?摘自《小儿心脏...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 游走心律
- 哪些病毒可以引起心肌炎?-摘自...
- 小儿室性早搏-摘自《小儿心脏病...
- 我市举行手足口病医疗救治技术强...
- 肺动脉瓣狭窄的自然转归和治疗-...
- 肺动脉瓣狭窄的自然转归和治疗-...
-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前言
- 《小儿心脏病学理论与实践》前言
- 空调切莫对着儿童吹时间太长会受...
- 空调切莫对着儿童吹时间太长会受...
- 炎炎暑假谨防五大疾病-《生活日...
- 炎炎暑假谨防五大疾病-《生活日...
- 手足口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 手足口病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 我厅举办第二期全省手足口病医疗...
- 我厅举办第二期全省手足口病医疗...
- 枣庄市卫生局举办全市手足口病重...
- 枣庄市卫生局举办全市手足口病重...
- 驳斥“大众社区-山东论坛-济南...
- 驳斥“大众社区-山东论坛-济南...
- 与死神抗争 创生命奇迹-《生活...
- 患儿康复 家长赞医术高超 送锦...
- 患儿康复 家长赞医术高超 送锦...
-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
-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
- 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中度返流的手...
- 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中度返流的手...
- 三个月宝宝肺动脉分支狭窄,有希...
- 三个月宝宝肺动脉分支狭窄,有希...
- 小孩一周零两个月患先天性动脉导...
- 小孩一周零两个月患先天性动脉导...
- 小心孩子惹出祸
- 小心孩子惹出祸
- 室间隔缺损的自然转归-摘自《小...
- 室间隔缺损的自然转归-摘自《小...
- 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摘自《小儿...
- 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摘自《小儿...
- 儿童意外伤害
- 儿童意外伤害
- 婴儿猝死综合征
- 婴儿猝死综合征
-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摘自《小儿...
-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摘自《小儿...
- 心血管造影适应证和禁忌证-摘自...
- 心血管造影适应证和禁忌证-摘自...
-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摘自《小儿心...
-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摘自《小儿心...
- 超声心动图分类-摘自《小儿心脏...
- 超声心动图分类-摘自《小儿心脏...
-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自...
-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自...
- 心脏血管正常X线-摘自《小儿心...
- 心脏血管正常X线-摘自《小儿心...
- 心脏的支架结构-摘自《小儿心脏...
- 心脏的支架结构-摘自《小儿心脏...
- 7岁男孩课堂上口吐白沫
- 7岁男孩课堂上口吐白沫
- 课堂上突发急性脑炎 孩子昏迷三...
- 课堂上突发急性脑炎 孩子昏迷三...
- 脑炎患儿一度成了植物人昏迷28...
- 脑炎患儿一度成了植物人昏迷28...
- 用心缔造“生”的希望
- 用心缔造“生”的希望
- 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 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 小儿心悸
- 小儿心悸
- 窦性心律不齐
- 窦性心律不齐
- 心律平的临床应用
- 心律平的临床应用
- LDH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 LDH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综合评价
-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综合评价
- 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胸闷的原因
- 胸闷的原因
- 心脏杂音的意义
- 心脏杂音的意义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型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分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 何谓病毒性心肌炎
- 何谓病毒性心肌炎
-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如何治
-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如何治
- 介入疗法能治哪些先天性心脏病
- 介入疗法能治哪些先天性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有关吗
-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有关吗
- 《生活日报》她遇到了“真正的教...
- 《生活日报》她遇到了“真正的教...
- 法乐四联症
- 法乐四联症
- 不用开刀堵住心洞
- 不用开刀堵住心洞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之痛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之痛
- 山大视点《齐鲁医院成功为11岁...
- 山大视点《齐鲁医院成功为11岁...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
- 婴儿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效...
- 婴儿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效...
- P选择素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
- P选择素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婴...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婴...
- 预激综合征
- 作者:杨杰|发布时间:2011-04-03|浏览量:772次
预激综合征是指房室之间存在着异常的附加传导途径(又称旁路),由旁路传导激动的速度较房室结为快,所以由心房下传的激动,不经过正常房室传导通路,而是经过旁路提早到达心室肌的某一部位,并使其提前激动,从而引起心电图异常。
1.发生机理 在胚胎早期,心房和心室肌束相互连接,发育过程中形成房室环将房室肌束隔开,心房激动只能通过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到心室。正常心脏激动从心房下传到心室要经过房室交界区,在房室结激动传导有生理性的时间延搁(约0.04~0.05秒),这使得窦性心律的P-R间期在0.12秒以上。预激综合征主要是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附加的传导径路,该径路的传导速度远较正常的房室传导为快,当通过正常房室传导的心房激动尚未到达心室,该激动已通过附加的房室径路迅速到达心室,使部分心室肌提前开始激动,因而使P-R间期缩短。这些异常的传导束是由普通心肌细胞组成的,激动下传到心室后,在心室的扩布是通过心室肌进行的,比正常通过传导纤维传布的速度缓慢,只能使一部分心肌除极,在QRS波起始部分形成粗钝畸形的预激波(δ波),而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激动到达心室,使尚未除极的大部分心室肌迅速除极,故预激综合征的QRS波较正常增宽,时间延长,但从P波开始至QRS波结束的时间(P-J间期)正常。QRS波增加的时间等于P-R间期缩短的时间。所以,预激综合征的QRS波实际上是一种室性融合波,附加的传导径路和正常房室传导途径两者在心室的激动叠加而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杨杰
在组织学上已经证实的附加径路有肯氏(Kent)束、詹氏(James)束以及马氏( Mahaim)纤维等。预激综合征大部分是由肯氏束(又称附加房室连接)引起,它是跨越左或右房室沟的肌桥。由肯氏束引起的预激综合征称为典型预激综合征,由Wolff,Parkinson和White于1930年首次报道,又称W-P-W综合征。如果肯氏束的心室端终止于心室底的后中部,则提前的心室激动由后向前除极,故左、右心前导联QRS波主波均向上(呈R或Rs型),形成A型W-P-W 综合征。如果肯氏束连接右房与右室,其心室端终止于右室前侧壁,则提前的心室激动由右向左除极,故V1、2 QRS主波向下(呈QS型或rS型),V5、6主波向上(R型),电轴多左偏,形成B型W-P-W综合征。如果肯氏束连接左房与左室,心室端终止于左室外侧部,则激动由左向右除极,故V1、2QRS主波向上(呈R型),V5、6向下(呈Qr或QR型),电轴右偏,形成C型WPW综合征。有时预激综合征是由詹氏束引起,它是正常后结间束的一个分支,连接着心房与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也称房室结旁路束。由于心房激动越过房室结,但未到达心室肌,故P-R间期缩短,无δ波,QRS时间正常。种类型预激综合征称为James型预激综合征或Lown-Ganong-Levine综合征,简称L-G-L 综合征。一般正常后结间束的路途较远,当激动从后结间束到达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时,经前、中结间束与房室结下传的激动早已使该部处于不应期,故正常不出现L-G-L综合征。在少数房室结发生畸形或传导减慢,或房室结旁路发生传导加速时出现此征。少数预激综合征是由马氏纤维引起,称为Mahaim型预激综合征。马氏纤维是连接房室结、房室束或室束支到室间隔的肌束,故又称为附加结室连接或附加束室连接。由于心房激动仍通过房室结传导,故P-R间期正常;由于激动通过马氏纤维,越过房室束与室束支,提前激动心室间隔,故引起δ波和QRS间期延长。个别病例詹氏束合并马氏纤维可引起与肯氏束相同的心电图表现。
2.心电图特点
(1)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①P-R间期缩短,婴幼儿在0.08秒以内,年长儿在0.10秒以内,成人在0.12秒以内,P波正常;②QRS增宽,初生~6月0.06秒以上,6月~5岁0.08秒以上,年长儿0.09秒以上,成人0.10秒以上;③QRS波起始部粗钝或有切迹(称预激波或δ波,代表心室的提早激动);④P-J间期正常,婴幼儿在0.20秒以内,年长儿在0.24秒以内,成人在0.26秒以内;⑤常有继发性ST-T改变,通常T波与预激波的方向相反;⑥常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临床上又分为三型:①A型预激:预激波和QRS波群在各胸导联均向上,其旁道位于左心室后基底部。②B型预激:预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V1导联向下,在左胸导联V5向上,其旁道位于右室外侧壁。③C型预激:预激波和QRS波群V1-V4导联向上,V5-V6导联向下,为左室侧壁预激。
(2)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①P-R间期缩短,婴幼儿在0.08秒以内,年长儿在0.10秒以内,成人在0.12秒以内;②QRS波群时间正常,无预激波;③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Mahaim型:①P-R间期正常;②QRS波呈预激图形。QRS时间增宽,初生~6月在0.06秒以上,6月~5岁在0.08秒以上,年长儿在0.09秒以上,成人在0.10秒以上。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
(3)间歇性预激和隐匿性预激 ①间歇性预激:在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可以出现两种表现形式,即典型预激图型和正常心电图图型。有少数情况在一连串的心搏中,预激波由小逐渐到大。心电图由不典型预激逐渐变为典型,有人称为“手风琴效应”。其发生的原理可能与某些药物有关。②隐匿性预激:有一类患者的体表心电图上无典型预激表现,这类患者常发生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证实有隐匿性旁道存在。
3.临床意义 预激综合征本身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少数病人伴发于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瓣下狭窄、二尖瓣脱垂及室间隔缺损等,偶见于心肌炎、心肌梗塞后。预激综合征本身不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常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与其他疾病并存时有增加猝死的危险。预激综合征约60%~70%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要原因,它的发生是心房冲动经正常房室交界组织传至心室,然后由旁路逆传回至心房,不断折返所引起的;也可由旁路传至心室,再从正常房室连接外折返至心房所致。多在儿童或青年期发病,可反复发作,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亦可合并心房颤动(扑动),心房颤动发作时,心室率常在180~360次/min,当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时,极易出现昏厥或心源性休克。猝死多发生在心室颤动时,由于房性冲动过快下传,落在心室易颤期,诱发心室纤颤所致,应积极抢救治疗。
4.治疗 近年来对预激综合征的分类、病理生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诊断更为精确。预激综合征本身无症状,无需治疗。预激综合征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者无需治疗。如心动过速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给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融术、外科手术、直流电复律等。药物主要包括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索他洛尔等。非药物治疗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电流造成心内膜凝固性坏死,破坏旁路的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此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其成功率已达95%以上,且并发症较少。
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呈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呈窄QRS波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治疗。若进行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可选用ATP或维拉帕米静脉注射,无效时改用β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作用于房室结,使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这些药物对旁路通道的传导性无直接影响。但洋地黄能缩短旁路通道不应期,因此,不应单独应用于曾发生过心房颤动或扑动的病人,会增快心率,加重心脏耗氧,甚至有导致室速、室颤的危险。即使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亦可能在应用后发生房颤,故亦不主张使用。宜改用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延长旁路通道不应期。IC类药与III类药物合用对抑制希浦系和旁路传导有协同作用,可同时应用。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如发生昏厥或低血压,应立即实行电复律。治疗药物可选用延长旁路通道与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合用,如普鲁卡因胺与普萘洛尔或普罗帕酮与乙胺碘呋酮联合应用。应当注意静注利多卡因与维拉帕米会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的心室率,假如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已很快,静脉注射维拉帕米甚至会诱发心室颤动。
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消融治疗适应证是:①心动过速发作频繁,各种药物无效或不愿意药物治疗者;②无休止性心动过速;③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通道快速传导,心室率极快者;④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心室率达200次/min左右者,可考虑手术或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可考虑在早期应用。药物无效或心动过速合并严重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表现者应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心腔内或食管电生理刺激可有效终止心动过速。
为有效预防心动过速的复发,应选用两种药物,同时抑制折返回路的前向与逆向传导,例如奎尼丁与普萘洛尔、普鲁卡因胺与维拉帕米合用,可获得较好效果。此外,合用IC类和III类亦有效,药物选择应根据临床经验,亦可应用经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有效的药物,从而保证最佳的预防复发效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