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拍背排痰、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病情等方式护理。小儿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空气污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空气会刺激患儿气道黏膜,加重咳嗽症状。避免使用雾化型加湿器直接对准患儿面部,每日需彻底清洁加湿器水箱防止微生物滋生。冬季取暖时可在暖气片放置水盆辅助加湿。
2、拍背排痰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每次持续数分钟,餐前或餐后一小时进行。拍背可促进气管内痰液松动,帮助患儿通过咳嗽排出分泌物。操作时让患儿采取坐位或侧卧位,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痰液黏稠时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3、调整饮食提供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汤面,避免冷饮及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适当增加梨汁、白萝卜等润肺食材。过敏体质患儿需回避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4、补充水分增加温水、口服补液盐等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按体重适量增加。充足水分可降低痰液黏稠度,预防脱水导致的病情加重。观察患儿尿量及口唇湿润度判断补水是否充足。发热期间可每两小时喂水一次,每次量不宜过多。
5、观察病情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咳嗽特征及精神状态变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夜间需加强巡视,支气管炎易在凌晨加重。咳嗽超过两周或反复发作应排查过敏性咳嗽可能。
护理期间保持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居室定期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密切监测体温变化,38.5摄氏度以上可物理降温。恢复期逐渐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长期反复发作患儿建议检查免疫功能及过敏原,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