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该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典型诱因包括劳累、寒冷刺激、饱餐等,通常不会在静息状态下发作。
1、发病机制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狭窄血管无法相应增加血流量,造成供需失衡。这种缺血具有可逆性,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坏死,但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典型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但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
2、临床表现胸痛多位于胸骨中上段后方,呈压迫感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为3-5分钟,极少超过15分钟。发作具有可预测性,相同强度活动可诱发相似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出汗、恶心等自主神经症状,但无心力衰竭体征。
3、诊断方法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发作时ST段压低或T波倒置,静息心电图可能正常。运动负荷试验能诱发心肌缺血改变,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直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评估病变位置和狭窄百分比,为血运重建治疗提供依据。
4、药物治疗硝酸甘油可快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急性发作,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适用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能稳定斑块。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发作频率。
5、生活方式戒烟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血糖能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运动康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心绞痛。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冷空气刺激,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发作有重要意义。
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使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若出现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静息时发作,提示可能进展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须立即就医。长期规范用药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但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