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喉咙痛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抗感染治疗、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扁桃体炎、咽炎、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有助于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可配合退热贴贴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
2、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适当饮用蜂蜜水可缓解咽喉疼痛,但1岁以下婴儿禁用。避免酸性果汁刺激咽喉,可选用梨汁、苹果汁等温和饮品。观察排尿量,确保每6-8小时有一次排尿。
3、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热药。两种药物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效果。
4、抗感染治疗细菌性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完整疗程通常7-10天。病毒感染可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链球菌性咽炎可能引起风湿热等并发症,需足量足疗程治疗。
5、雾化吸入对于喉头水肿或剧烈咳嗽,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配合生理盐水雾化,每日1-2次。雾化后需清水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清洁口腔。家庭雾化器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每周用醋水消毒一次。
患儿应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可用淡盐水漱口。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皮疹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居家隔离至体温正常24小时,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