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想吐时可以通过按压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缓解。穴位刺激主要通过调节胃肠神经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发挥作用,但严重呕吐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1、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处,两筋之间。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至有酸胀感,持续数分钟可缓解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该穴位属手厥阴心包经,对妊娠呕吐、晕车晕船均有缓解作用。按压时避免用力过猛,皮肤破损者禁用。
2、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凹陷处。以对侧拇指掐压至产生明显酸麻感,能调节胃肠蠕动功能。该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止呕又能促进消化,但孕妇慎用。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单次按压不超过5分钟。
3、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用指关节持续点按可健脾和胃,适用于饮食不当或慢性胃炎引发的恶心。该穴是足阳明胃经要穴,长期按摩还能增强免疫力。按压时保持坐姿放松,下肢水肿者需轻柔操作。
4、中脘穴肚脐与胸骨下端连线中点处。平躺后以掌根顺时针揉按,能温中和胃止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该穴位直接对应胃部投影区,按压时需避开饱腹状态。可配合热敷增强效果,腹部手术史者禁用。
5、攒竹穴眉头内侧边缘凹陷处。用食指指腹向上推压,适用于神经性呕吐或偏头痛伴发的恶心。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时闭眼放松效果更好。眼部周围皮肤薄弱,操作前需清洁双手,青光眼患者不宜按压。
穴位按压需在安静环境中进行,配合缓慢腹式呼吸能增强效果。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呕吐后及时补充淡盐水防止脱水。若按压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脑卒中等急重症。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操作前应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