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通常建议在疑似冠心病、不明原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时进行。心脏造影的适应症主要有冠状动脉疾病评估、心肌缺血确诊、心脏瓣膜病术前检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心脏介入治疗术前规划。
1、冠状动脉疾病评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位置,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和凝血功能,避免造影剂肾病或出血风险。
2、心肌缺血确诊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或心肌核素扫描提示缺血时需造影确认。心肌缺血可能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造影可明确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无症状但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也可能需要筛查。
3、心脏瓣膜病术前检查重度心脏瓣膜病变拟行手术修复或置换前必须造影。造影可评估瓣膜病变类型和程度,同时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合并病变。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都可能需要此项检查。
4、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造影明确解剖畸形。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先心病通过造影可观察心脏血管连接异常。儿童患者需在镇静状态下进行,必要时采用低剂量造影剂。
5、心脏介入治疗术前规划计划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必须完成造影。通过造影确定病变特征,选择合适支架型号和手术策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紧急造影开通闭塞血管。
心脏造影属于微创检查,术后需卧床休息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运动强度需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若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过敏反应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