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可能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关节结构异常、运动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急性外伤:
膝关节受到直接暴力或扭转力是半月板撕裂的常见原因,多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跌倒。典型场景包括足球急停变向、篮球起跳落地时膝关节过度旋转。此类损伤常伴随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需通过核磁共振明确诊断。
2、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性膝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半月板微损伤累积,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或长跑运动员。半月板在持续受压下逐渐失去弹性,最终发生分层撕裂。这类损伤进展缓慢,早期表现为上下楼梯时关节隐痛,容易被忽视。
3、退行性改变:
中老年人群半月板含水量下降、弹性减弱,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撕裂。这种退变型撕裂多发生在半月板后角,常与骨关节炎并存。患者通常主诉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疼痛减轻但久行又加重。
4、关节结构异常:
先天性盘状半月板或膝关节力线不正如O型腿、X型腿会增加半月板受力不均风险。盘状半月板因其异常肥厚更易发生水平撕裂,青少年患者多见。这类结构问题需要通过下肢力线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确认。
5、运动方式不当:
运动前热身不足、技术动作错误或防护装备缺失都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例如深蹲时膝盖超过脚尖、滑雪板固定器调节不当等。预防重点在于掌握正确运动姿势,使用专业护具,并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
半月板撕裂后应避免跑跳等冲击性运动,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负荷锻炼。饮食上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汤、银耳,补充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急性期过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交锁症状,需考虑关节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