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通常是指甲真菌病,可通过指甲变色、增厚、分层、表面凹凸不平等特征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常见诱因有足癣传染、外伤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涉水、共用修甲工具等。
1、指甲变色甲板出现白色、黄色或灰褐色斑块是典型表现。初期多从指甲游离缘或侧缘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甲面。真菌代谢产物沉积会导致色素改变,需与甲下淤血、银屑病甲等鉴别。
2、甲板增厚病甲比健康指甲厚2-3倍,甲下角质过度堆积使甲板浑浊。增厚可能导致指甲修剪困难,严重时出现甲板与甲床分离。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需警惕混合感染。
3、质地改变病甲易碎分层,表面出现横向沟纹或粉末状碎屑。真菌侵蚀使角蛋白结构破坏,指甲失去光泽,刮取甲屑进行氢氧化钾试验可提高检出率。
4、伴随症状可能合并甲周皮肤脱屑、瘙痒,趾间糜烂提示合并足癣。皮肤癣菌感染多从甲板远端开始,念珠菌感染则常见甲周红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全甲毁损。
5、病程发展未经治疗的病甲会逐渐蔓延至全部指趾甲,指甲变形可能引发嵌甲。老年人、运动员、手足多汗者进展较快,湿热环境会加速真菌繁殖。
怀疑灰指甲时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学检查。日常需保持手足干燥,穿吸汗棉袜,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治疗期间定期消毒鞋袜,口服抗真菌药物需监测肝功能,外用药需坚持使用至新甲完全长出。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者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