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属于妊娠期特发性心肌疾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但部分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主要与心肌损伤范围、治疗时机、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
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活动后气促或下肢水肿,容易被误认为妊娠期正常反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症状,严重时合并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是重要诊断依据。
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短期内出现急性肺水肿或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医疗干预。这类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产后前6周,可能与血容量剧增、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未及时治疗者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远期预后较差。但早期识别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约半数可在6个月内完全恢复心功能。
围产期心肌病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建议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恢复期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产后需持续监测心功能至少1年,再次妊娠前必须进行专业评估。哺乳期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所有治疗均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