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痉挛的判断需结合症状特点、诱发因素及医学检查综合评估。主要判断依据包括典型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心电图动态变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激发试验反应等。
1、症状特点心脏血管痉挛最典型表现为静息型心绞痛,多于夜间或凌晨发作,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常伴冷汗、恶心。与劳力性心绞痛不同,痉挛性疼痛与活动无明确关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在5-15分钟,发作时心率血压可能异常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变异型心绞痛特有的心电图ST段抬高。
2、药物反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症状缓解是重要判断标准。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硝苯地平预防性使用能显著减少发作频率。若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反应不佳甚至症状加重,需高度怀疑血管痉挛因素。
3、心电图监测发作时心电图可见暂时性ST段抬高或压低,T波高尖或倒置,缓解后恢复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需注意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后者心肌酶谱会持续升高。
4、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金标准,典型表现为冠脉正常或轻度狭窄基础上出现节段性收缩,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可诱发痉挛。冠状动脉内超声能发现血管内膜增厚等动脉硬化征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评估斑块稳定性。
5、危险因素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是常见诱因。合并雷诺现象、偏头痛等血管调节异常疾病时风险增加。部分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血液中内皮素-1水平升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降低。
确诊心脏血管痉挛后应严格戒烟,避免突然暴露于寒冷环境。饮食注意补充镁、ω-3脂肪酸等有助于血管舒张的营养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长期服用钙拮抗剂患者需监测心率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需同时控制血脂血糖,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评估血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