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不等同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才会进展为艾滋病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逐渐受损,当CD4+T细胞数量降至一定水平或出现特定机会性感染时,才被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1、HIV感染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人体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这一阶段称为急性感染期,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但免疫系统尚未严重受损。
2、无症状期:急性感染期后,病毒复制速度减缓,患者可能进入长达数年的无症状期。此时,病毒仍在缓慢破坏免疫系统,但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CD4+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
3、艾滋病前期:当CD4+T细胞数量降至200-500个/微升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体重下降等症状。这一阶段称为艾滋病前期,免疫系统功能明显下降。
4、艾滋病期:当CD4+T细胞数量低于200个/微升或出现特定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病等时,患者被诊断为艾滋病。此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易发生多种严重感染和肿瘤。
5、治疗与监测: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等。患者需定期监测CD4+T细胞数量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同时,患者需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