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是连接直肠与肛门的管状结构,长约3-4厘米,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主要功能为控制排便。
肛管上端与直肠相连,下端开口于肛门,整体呈前后走向的管道。肛管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较强的耐磨性,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肛管肌层由内环肌和外纵肌组成,内环肌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属于平滑肌,不受意识控制。肛管外括约肌为横纹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部分,可受意识支配。肛管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形成痔疮。肛管齿状线是重要的解剖标志,齿状线以上为黏膜,以下为皮肤,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来源不同。肛管周围有多个隐窝和肛柱结构,这些结构容易积存粪便残渣导致感染。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管清洁,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括约肌功能。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肛管疼痛、出血或肿块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痔疮、肛裂、肛瘘等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