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通常需要通过腹部X线平片、腹部CT、超声检查、血液检查、消化道造影等检查确诊。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肠扭转、肠道肿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1、腹部X线平片腹部X线平片是诊断肠梗阻的基础检查,能够观察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典型表现。立位片可见阶梯状液平,卧位片可显示肠袢分布及扩张程度。该检查操作简便且费用较低,适用于初步筛查,但对早期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敏感性有限。
2、腹部CT腹部CT能清晰显示肠壁增厚、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及梗阻部位,对鉴别机械性与麻痹性肠梗阻具有重要价值。增强CT还可评估肠管血供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肠缺血或坏死。该检查对肿瘤、疝气等病因的检出率显著优于X线。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通过观察肠管蠕动、肠壁厚度及腹腔积液情况辅助诊断,特别适用于儿童或孕妇等需避免辐射的群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评估肠系膜血管血流,但对肥胖患者或肠气过多者成像效果可能受限。
4、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电解质检测能反映脱水及酸碱失衡程度,D-二聚体升高需警惕肠系膜血管栓塞。这些指标虽不能直接确诊,但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5、消化道造影碘水造影可动态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帮助定位梗阻部位及判断完全性梗阻。钡剂造影因可能加重完全性梗阻现已少用,必要时可改用泛影葡胺等水溶性造影剂。该检查对鉴别麻痹性肠梗阻与机械性梗阻效果较好。
确诊肠梗阻后需立即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根据病因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出现持续腹痛伴呕吐时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