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糖分、药物治疗、监测血糖、预防诱因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长时间空腹、剧烈运动、胰岛素分泌异常、遗传代谢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定时定量进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复合碳水化合物,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避免单次摄入大量甜食导致血糖骤升骤降,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如一小把坚果或半根香蕉。
2、补充糖分出现冷汗、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给予15克快速吸收的糖分,如半杯果汁、3-4块方糖或专用葡萄糖片。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低于正常值需重复补充。严重意识障碍时切勿强行喂食,应立即就医。
3、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患儿或遗传性代谢疾病患者,医生可能开具胰高血糖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家长应掌握注射方法和应急处理流程。定期复查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监测血糖配备便携式血糖仪,在晨起、餐前、运动前后等关键时间点监测。记录数值变化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夜间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必要时进行凌晨3点血糖检测。血糖日志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方案。
5、预防诱因避免空腹进行游泳等长时间运动,运动前30分钟适当加餐。发热疾病期间增加监测频率,因代谢加快可能诱发低血糖。某些抗生素、退热药可能影响血糖,用药前需咨询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家长需在儿童书包放置应急糖包并告知老师相关注意事项,选择透气衣物避免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充能量。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族和锌等参与糖代谢的微量元素。建立详细的低血糖事件记录表,包括发生时间、前驱症状、处理措施及恢复情况,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建议在内分泌科进行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