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可发生于脑部任何血管,但更常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血栓的发生部位主要有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等。不同部位的血栓会导致对侧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视觉异常等不同症状。
1、颈内动脉系统颈内动脉血栓常导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若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能出现忽视症。颈内动脉血栓可能引起大面积脑梗死,需紧急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溶栓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2、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血栓可导致眩晕、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共济失调。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后循环梗死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血管内治疗。常用药物有丁苯酞、依达拉奉等脑保护剂,配合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
3、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是脑血栓最常见部位,可导致对侧面部、上肢为主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常伴有失语,非优势半球病变可能出现空间忽视。急性期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恢复期需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4、大脑前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栓主要表现为对侧下肢为主的运动障碍,可伴有排尿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如淡漠、意志力减退等。治疗需针对病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
5、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栓常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若累及丘脑可出现感觉障碍和丘脑痛。优势半球病变可能发生阅读障碍。治疗需注意控制血压波动,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配合视觉康复训练。
脑血栓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应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专业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