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术后需重点关注药物管理、伤口护理、运动康复、饮食调整及心理调节等方面。主要有规律服药、监测体征、渐进运动、低脂饮食、情绪疏导等注意事项。
一、规律服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以及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这些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同时需按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服药期间禁止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
二、监测体征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并记录,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液。若出现胸痛复发、呼吸困难或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应立即联系主治术后3个月内每周复查心电图,6个月内每3个月评估心脏超声。
三、渐进运动术后1周内以床边活动为主,2周后开始步行训练,从每日10分钟逐步增加至30分钟。3个月后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以内。避免提重物、剧烈奔跑等无氧运动。
四、低脂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食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多食用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日摄入膳食纤维不少于25克,可通过燕麦、杂粮等补充。
五、情绪疏导术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参加心脏康复病友小组,与家属保持良性沟通。若持续情绪低落超过2周,需寻求心理科医生帮助,必要时采用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心肌梗死术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每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CT评估血管情况,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心态,逐步恢复社会功能,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