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咽峡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染。疱疹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成人也可能感染。
疱疹咽峡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到发病后一周左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然可以排出病毒。病毒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疱疹液以及粪便排出体外,健康人接触这些污染物后可能被感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也很常见,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就可能感染。
疱疹咽峡炎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病毒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夏秋季节是疱疹咽峡炎的高发期,可能与气温较高、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有关。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症状可能更严重。虽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
预防疱疹咽峡炎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避免传染他人。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玩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