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加强免疫力、定期消毒环境及接种疫苗等方式实现。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儿童群体需重点防护。
1、保持手部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持续搓洗至少20秒。病毒可通过手口途径传播,正确洗手能有效阻断病原体侵入。儿童玩耍后家长应监督其洗手,必要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辅助清洁。
2、避免接触感染者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均含大量病毒,发病期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托幼机构发现病例后需对玩具、桌椅等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3、加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少病毒感染概率。易感季节可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但不可替代基础防护措施。
4、定期消毒环境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紫外线对肠道病毒灭活效果显著,教室、居室可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被污染物需密封后集中处理。
5、接种疫苗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2剂次。疫苗虽不能覆盖所有致病病毒亚型,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接种后仍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节应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居家保持每日通风2-3次。患者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咽痛。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警惕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集体单位需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上报疾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