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经历潜伏期、前驱期、疱疹期、溃疡期和恢复期五个阶段。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有发热、咽痛、拒食、口腔疱疹等,病程一般持续7-10天。
1、潜伏期病毒侵入后通常有3-5天潜伏期,此时患儿无明显症状,但已具备传染性。病毒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复制,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接触过患病儿童,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2、前驱期发病初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此阶段容易误诊为普通感冒,但咽部检查可见咽充血明显。
3、疱疹期病程第2-3天咽部出现灰白色小疱疹,直径1-2毫米,主要分布在软腭、悬雍垂和扁桃体周围。疱疹周围有红晕,数量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此时患儿咽痛加剧,可能出现流涎、拒食等症状。疱疹内含大量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
4、溃疡期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溃疡边缘充血发红。此时疼痛最为明显,患儿常因吞咽疼痛而拒绝进食饮水。需警惕脱水风险,婴幼儿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溃疡期持续2-4天。
5、恢复期溃疡逐渐愈合,体温恢复正常,食欲逐步改善。多数患儿在发病后7-10天完全康复,一般不遗留并发症。极少数患儿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患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性、坚硬食物刺激溃疡;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