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梗一般是指腔隙性脑梗死,属于脑小动脉病变,主要累及脑部穿支小动脉而非静脉。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的小动脉硬化或闭塞有关。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深部小动脉分支闭塞引起的微小梗死灶,直径通常小于15毫米。这类病变多发生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等区域,由于穿支小动脉管径细、侧支循环差,长期高血压或脂质沉积易造成血管壁损伤,形成玻璃样变或微血栓,最终导致管腔闭塞。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无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确诊。
静脉系统疾病如脑静脉窦血栓通常引起较大范围出血性梗死或静脉淤血,与腔隙性梗死的发病机制和影像学特征明显不同。静脉病变多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且病灶形态不规则,常跨越动脉供血区分布。
预防腔隙性脑梗死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及高盐饮食。定期进行脑血管评估,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已确诊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改善微循环的丁苯酞软胶囊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