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蜇伤后快速止痛可采取冰敷、肥皂水冲洗、局部用药等方法。蝎毒主要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少数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或神经毒性症状,需根据蜇伤程度选择处理方式。
1、冰敷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蜇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缓毒素扩散,同时麻痹神经末梢减轻痛感。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干净布料包裹防止冻伤。每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24小时内均可使用此方法缓解症状。
2、肥皂水冲洗用流动清水混合中性肥皂充分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碱性肥皂可中和部分酸性毒素,水流能机械冲刷残留毒液。冲洗时保持患肢低于心脏位置,避免用力挤压伤口导致毒素深入。完成冲洗后使用碘伏消毒创面。
3、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或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减轻炎症反应。疼痛剧烈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禁止自行切开伤口或使用未经消毒的草药敷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4、观察过敏反应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皮疹等过敏症状,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并送医。儿童、老年人及既往有过敏史者更易发生严重反应,建议蜇伤后保持静卧,避免剧烈活动加速毒素吸收。
5、抗毒血清应用针对剧毒蝎种蜇伤或出现肌肉痉挛、血压波动等神经毒性表现时,需在医疗机构静脉注射抗蝎毒血清。血清使用前需做皮试,用药后需密切监测至少24小时,防止血清过敏反应发生。
蜇伤后24小时内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减少局部充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无菌敷料。观察72小时如出现持续肿胀、化脓或发热,需排查继发感染。户外活动时穿高帮鞋及长袖衣物,夜间检查帐篷内有无蝎类潜伏。有严重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告知同行人员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