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羊水栓塞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30分钟内,少数情况下可能延迟至产后2小时内。羊水栓塞是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的急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羊水栓塞发生在胎儿娩出后的短时间内,尤其是胎盘剥离阶段。此时子宫收缩可能导致羊水通过子宫静脉窦进入母体循环。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闷、呛咳、烦躁不安,随后迅速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启动多学科抢救,包括维持氧合、稳定血流动力学、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措施。
少数羊水栓塞可能表现为迟发型,症状出现在产后2小时内。这类患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寒战或低热,容易被误诊为产后感染。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等表现。迟发型羊水栓塞的诊断更具挑战性,需要高度警惕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认。
产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特别是存在高龄、多胎妊娠、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产后2小时内保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医护人员需做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准备,一旦怀疑羊水栓塞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家属应注意产妇精神状态和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呼叫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