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摔骨折后需立即制动固定并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内固定、康复训练、药物镇痛、营养支持等。儿童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运动损伤、骨骼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医生会通过牵引手法使骨折端对齐,采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需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活动。常见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部位。
2、手术内固定针对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需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需预防感染,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多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双骨折等复杂类型。
3、康复训练拆除固定装置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可配合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主动训练强度,避免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4、药物镇痛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镇痛药。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糖浆,合并感染时需联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5、营养支持恢复期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达到800毫克,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可适量补充碳酸钙D3颗粒等儿童专用钙剂,促进骨痂形成。
骨折后2周内建议保持患肢抬高,定期检查固定装置松紧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胶原蛋白,如鱼肉、蛋类、猪蹄等。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手指活动、皮肤温度及感觉变化,出现肿胀加剧或麻木需及时复诊。日常活动需做好防护措施,选择合适运动装备,减少意外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