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处理诱因、密切监测等方式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感染、药物使用不当、应激状态、饮食失调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常伴有严重脱水,需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平衡液。补液速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初期通常采用快速补液,后期根据电解质和尿量调整。补液治疗有助于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
2、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是控制高血糖的关键措施。胰岛素可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促进葡萄糖利用。治疗过程中需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引发脑水肿。
3、纠正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伴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补钾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根据血钾水平和尿量调整补钾速度和浓度。严重酸中毒患者需谨慎使用碳酸氢钠,仅在pH低于7.0时考虑使用。
4、处理诱因:
感染是最常见诱因,需积极寻找感染灶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他诱因包括停用胰岛素、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需针对具体诱因进行处理。控制诱因可预防并发症复发。
5、密切监测:
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和尿量。重症患者需转入ICU治疗。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饮食规律,适量运动,预防感染,控制血压血脂,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发生。家属需学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识别和应急处理知识。
脑动脉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感染、脑梗死和癫痫发作。
1、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操作刺激血管壁引发收缩反应。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可通过钙离子拮抗剂缓解血管痉挛,严重时需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2、脑积水:
术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可能导致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脱水药物控制,重度需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3、感染:
手术创口或植入物可能引发颅内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合并脓肿形成时需要手术清创。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4、脑梗死:
术中血管损伤或术后血栓形成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手术对脑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异常放电,约20%患者术后会出现癫痫。发作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长期预防需定期监测脑电图,避免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
术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术后3-6个月是并发症高发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