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心室壁瘤。
1、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电生理活动紊乱,易引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期需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2、心力衰竭:
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功能丧失,剩余心肌代偿不足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左心衰竭表现。治疗需限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3、心源性休克:
当40%以上心肌坏死时,心脏泵功能急剧下降,出现血压持续低于90mmHg、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需立即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急诊血运重建手术。
4、心脏破裂:
多见于梗死后1周内,心室游离壁破裂可导致心包填塞,室间隔穿孔会引起急性左右心分流。需紧急心包穿刺减压或外科修补手术,但死亡率极高。
5、心室壁瘤:
坏死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后形成局部膨出,可能诱发血栓栓塞或顽固性心律失常。确诊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合并血栓或心律失常者需手术切除。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严格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多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初始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脑动脉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感染、脑梗死和癫痫发作。
1、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操作刺激血管壁引发收缩反应。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可通过钙离子拮抗剂缓解血管痉挛,严重时需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2、脑积水:
术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可能导致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脱水药物控制,重度需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3、感染:
手术创口或植入物可能引发颅内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合并脓肿形成时需要手术清创。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4、脑梗死:
术中血管损伤或术后血栓形成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手术对脑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异常放电,约20%患者术后会出现癫痫。发作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长期预防需定期监测脑电图,避免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
术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术后3-6个月是并发症高发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