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胰瘘、胰腺假性囊肿、腹腔感染、胰腺功能不全和出血。这些并发症可能由胰腺组织破坏、胰液外渗、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胰瘘:
胰瘘是胰腺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0%-40%。胰瘘主要由主胰管或分支胰管破裂导致胰液外漏形成,表现为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持续升高。轻度胰瘘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类似物等保守治疗愈合,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2、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多发生在损伤后2-4周,由胰液积聚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或持续增大可能引起压迫症状,需要经皮穿刺引流或内镜下引流治疗。部分囊肿可能自行吸收。
3、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常继发于胰液外渗或出血,表现为发热、腹痛加重、白细胞升高。感染可能发展为胰腺脓肿或败血症,需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手术清创引流。
4、胰腺功能不全:
胰腺实质破坏可能导致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为脂肪泻、体重下降,需补充胰酶;内分泌功能不全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需要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
5、出血:
出血可能由胰腺创面渗血或假性动脉瘤破裂引起,表现为血红蛋白下降、腹腔引流液呈血性。轻度出血可保守治疗,严重出血需血管介入栓塞或手术止血。
胰腺损伤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并发症。饮食上建议低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饮酒和暴饮暴食;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和胰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