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癫痫发作。这些并发症可能加重病情,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脑水肿:
脑出血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血管源性脑水肿,血肿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需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及吞咽功能障碍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痰液增多等症状,需定期翻身拍背,进行痰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严重者需气管切开。
3、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并发症,与丘脑下部受损相关。表现为呕血、黑便,需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出血量大时需内镜下止血或输血治疗。
4、电解质紊乱: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低钠血症,脱水治疗可能引起高钠血症。需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补液方案,纠正失衡速度不宜过快。
5、癫痫发作:
血肿刺激皮层或继发缺血可诱发癫痫,急性期发作会增加脑耗氧量。可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发作持续状态需静脉给药控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被动肢体活动。监测血压波动范围不宜超过基础值20%,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坚持6个月以上康复训练。
脑动脉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感染、脑梗死和癫痫发作。
1、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操作刺激血管壁引发收缩反应。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可通过钙离子拮抗剂缓解血管痉挛,严重时需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2、脑积水:
术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可能导致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脱水药物控制,重度需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3、感染:
手术创口或植入物可能引发颅内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合并脓肿形成时需要手术清创。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4、脑梗死:
术中血管损伤或术后血栓形成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手术对脑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异常放电,约20%患者术后会出现癫痫。发作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长期预防需定期监测脑电图,避免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
术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术后3-6个月是并发症高发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