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癫痫发作。这些并发症可能加重病情,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脑水肿:
脑出血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血管源性脑水肿,血肿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需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及吞咽功能障碍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痰液增多等症状,需定期翻身拍背,进行痰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严重者需气管切开。
3、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并发症,与丘脑下部受损相关。表现为呕血、黑便,需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出血量大时需内镜下止血或输血治疗。
4、电解质紊乱: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低钠血症,脱水治疗可能引起高钠血症。需每日监测血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补液方案,纠正失衡速度不宜过快。
5、癫痫发作:
血肿刺激皮层或继发缺血可诱发癫痫,急性期发作会增加脑耗氧量。可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发作持续状态需静脉给药控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被动肢体活动。监测血压波动范围不宜超过基础值20%,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坚持6个月以上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