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吞咽障碍、压疮和抑郁。
1、肺部感染:
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吞咽功能受损,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脓痰等症状。需加强翻身拍背护理,必要时进行痰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吞咽功能评估可降低发生率。
2、深静脉血栓:
肢体活动障碍导致血流淤滞,加上血液高凝状态,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预防措施包括早期康复训练、气压治疗和抗凝药物使用,需定期进行血管超声监测。
3、吞咽障碍:
延髓或大脑皮层损伤可导致吞咽反射减弱,专业称为吞咽困难。患者出现饮水呛咳、进食缓慢,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通过吞咽造影检查评估后,可采用代偿性进食姿势训练、食物性状调整等康复手段。
4、压疮: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缺血性损伤,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好发。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期,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甚至深部组织坏死。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有效预防措施。
5、抑郁:
约30%患者在发病后3-6个月出现卒中后抑郁,与神经递质紊乱和心理应激有关。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除心理疏导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可改善症状。
脑卒中后并发症管理需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饮食建议采用低盐低脂的均衡膳食,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康复期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配合认知训练改善功能预后。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心理支持对全面康复至关重要。
脑动脉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感染、脑梗死和癫痫发作。
1、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操作刺激血管壁引发收缩反应。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可通过钙离子拮抗剂缓解血管痉挛,严重时需行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2、脑积水:
术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可能导致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脱水药物控制,重度需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
3、感染:
手术创口或植入物可能引发颅内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合并脓肿形成时需要手术清创。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4、脑梗死:
术中血管损伤或术后血栓形成可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手术对脑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异常放电,约20%患者术后会出现癫痫。发作时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长期预防需定期监测脑电图,避免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
术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术后3-6个月是并发症高发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