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辅助、心理支持、定期监测、紧急预案等方式护理。妊娠合并心脏病通常由心脏负荷增加、原有心脏疾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感染等因素引起。
1、生活调整:
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饮食以低盐、高蛋白、易消化为主,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
2、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如地高辛、呋塞米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如青霉素类。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
3、心理支持:
孕妇易出现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可通过心理咨询、孕妇课堂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病情稳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4、定期监测:
每周测量血压、心率,记录体重变化。每月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产科与心内科联合随访,评估胎儿发育与心脏功能。
5、紧急预案:
提前制定分娩方案,选择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准备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吗啡等。熟悉心衰早期症状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分娩时建议采取剖宫产,避免产程过长加重心脏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需特别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限制钠盐摄入量在每日5克以下。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卧。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出现心慌、气短、水肿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产后仍需继续监测心脏功能,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