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典型症状、过敏原检测、体征观察、病史追溯及鉴别诊断等方式判断。
1、典型症状: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喷嚏多在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连续发作,鼻痒常伴眼痒或咽痒,鼻塞程度随病情波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症状具有季节性或常年性特点,与环境暴露密切相关。
2、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是确诊关键。皮肤试验将常见过敏原提取液滴于前臂,15分钟后观察风团反应;血液检测通过测定特定抗体水平判断致敏物质。两种方法可明确尘螨、花粉、霉菌等主要过敏原,指导后续防治。
3、体征观察:
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肥大,表面有清稀分泌物。发作期可能伴结膜充血或眼睑水肿,儿童可能出现过敏性敬礼征反复向上揉鼻和黑眼圈。这些体征区别于感染性鼻炎的红肿黏膜和脓性分泌物。
4、病史追溯:
需详细询问症状发作时间、频率、诱因及家族过敏史。季节性发作多与花粉相关,常年性症状常见于尘螨过敏。个人或家族有湿疹、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史者,过敏性鼻炎概率显著增高。症状对抗组胺药物的反应也是重要参考。
5、鉴别诊断:
需排除血管运动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药物性鼻炎等。血管运动性鼻炎症状类似但无明确过敏原,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需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查,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的药物性鼻炎有明确用药史。
建议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品窗帘,使用防螨寝具。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口罩,外出归来冲洗鼻腔。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进行肺功能评估,排查是否合并过敏性哮喘。
儿童鼻窦炎可通过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咳嗽等症状判断,常见诱因包括感冒迁延、过敏体质、腺样体肥大、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等。
1、鼻塞症状:
持续性单侧或双侧鼻塞是典型表现,尤其在夜间加重。患儿常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拒奶。感冒后鼻塞超过10天无缓解需警惕,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时会出现阵发性喷嚏伴清水样涕转脓涕。
2、脓性鼻涕:
黄绿色黏稠脓涕倒流至咽喉是重要特征,年长儿会主诉喉咙有异物感。鼻涕可能带有血丝,晨起时分泌物积聚导致刺激性咳嗽。需与普通感冒的透明涕鉴别,细菌性鼻窦炎脓涕持续时间通常超过两周。
3、头痛特点:
大龄儿童可表述前额或面颊部胀痛,弯腰低头时加重。急性鼻窦炎疼痛较剧烈,慢性期表现为头部沉闷感。筛窦炎疼痛位于两眼之间,上颌窦炎可能引发牙槽不适。这种头痛具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性。
4、嗅觉障碍:
长期炎症导致嗅区黏膜肿胀时,会出现对气味不敏感的表现。患儿可能抱怨食物没有香味,严重时完全丧失嗅觉功能。该症状在慢性鼻窦炎中更显著,常伴随鼻腔异味感。
5、咳嗽特点:
夜间平卧时加重的慢性咳嗽是常见线索,由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可能持续一个月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儿会清嗓或吞咽分泌物,可能诱发中耳炎或支气管炎。
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接触二手烟及冷空气刺激。日常可进行鼻腔冲洗,选择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抵抗力,过敏体质儿童需排查过敏原。急性期建议限制剧烈运动,慢性期适当游泳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若症状持续或出现高热、视力改变等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