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疾病,多由宫腔操作、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
1、病因宫腔粘连常见于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后,手术器械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粘连。宫腔感染如子宫内膜炎也可能破坏内膜修复机制,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是特殊感染因素。部分患者与遗传性子宫内膜修复能力缺陷有关。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因宫腔容积缩小导致经血排出受阻。生育期女性可能出现不孕或孕早期流产,因粘连带影响胚胎着床或发育。部分患者伴随周期性下腹痛,由经血潴留刺激子宫收缩引起。
3、诊断经阴道超声可初步评估宫腔形态,宫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能直接观察粘连范围及类型。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显示宫腔充盈缺损,三维超声能辅助判断粘连程度。基础性激素检查有助于鉴别卵巢功能异常导致的闭经。
4、治疗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中可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导管防止再粘连。雌激素疗法促进内膜修复,常用戊酸雌二醇片。严重病例需多次手术,极重度粘连可能需代孕辅助生殖。术后需定期复查宫腔镜评估恢复情况。
5、预防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流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宫腔镜术后可短期应用雌激素制剂,配合中药活血化瘀。计划妊娠前建议宫腔评估,疑似结核感染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内膜修复。定期妇科复查至关重要,尤其有生育需求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排卵并科学备孕。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