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气体填充术等方式治疗。视网膜脱离通常由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炎症、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适用于视网膜裂孔尚未引起明显脱离的情况。通过激光在视网膜裂孔周围产生瘢痕粘连,封闭裂孔防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该治疗门诊即可完成,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情况。激光治疗对早期视网膜裂孔效果较好,但无法修复已脱离的视网膜。
2、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原理与激光类似,通过冷冻探头在裂孔周围视网膜产生炎症反应形成粘连。适用于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特别是屈光间质混浊不适合激光治疗的情况。治疗时需局部麻醉,可能出现短暂眼睑水肿等反应。术后需保持头部特定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
3、巩膜扣带术巩膜扣带术通过外加压使眼球壁内陷,减轻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手术需在眼球外壁植入硅胶材料,适用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可能出现屈光改变、眼压升高等情况,需要长期随访。该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影响眼部外观。
4、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通过切除病变玻璃体解除牵引,直接处理视网膜病变。适用于复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情况。手术需在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维持视网膜复位,术后需严格保持特定体位。该手术效果确切但创伤较大,可能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等。
5、气体填充术气体填充术通过眼内注入膨胀气体顶压视网膜,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吸收下液。常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使用,气体约2-8周逐渐吸收。术后需严格保持俯卧位,禁止乘飞机或到高海拔地区。该治疗对上方视网膜脱离效果较好,但体位要求严格。
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防止复发。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控制血糖血压,避免揉眼等动作。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发现闪光感、飞蚊症加重等异常及时就诊。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跳水、蹦极等高风险活动,建议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