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有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玻璃体变性、眼部炎症等。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导致视网膜变薄、变性,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玻璃体液化后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造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高度近视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变性区可采取激光光凝治疗预防脱离。
2、眼部外伤眼球受到钝挫伤或穿透伤时,外力可直接导致视网膜撕裂。外伤引起的玻璃体积血机化后形成增殖膜,会牵拉视网膜造成牵引性脱离。从事高风险职业者应佩戴防护眼镜,若出现飞蚊症加重或闪光感应立即就医,外伤性视网膜裂孔需尽快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引发缺血缺氧后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新生血管形成。这些脆弱血管易破裂出血,伴随纤维增殖膜收缩可牵拉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每3-6个月检查眼底,增殖期病变需及时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4、年龄相关性玻璃体变性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并与视网膜分离,此过程中可能产生异常粘连点。当玻璃体后脱离时,粘连处牵拉视网膜形成马蹄形裂孔。中老年人突然出现飞蚊增多或闪光感应警惕视网膜裂孔,及时行激光封闭可预防脱离发生。
5、眼部炎症葡萄膜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导致玻璃体混浊机化,形成的增殖条索可牵拉视网膜脱离。炎症还会引起脉络膜渗出,积聚在视网膜下形成渗出性脱离。对于活动性葡萄膜炎患者,需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严重增殖性病变需考虑玻璃体手术。
预防视网膜脱离需避免剧烈头部晃动和重体力劳动,高度近视者应限制蹦极、跳水等运动。日常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视网膜复位,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三个月内避免乘坐飞机和高原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