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通常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环境控制和免疫调节。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多数与慢性炎症或过敏反应相关,及时规范治疗可有效消除症状并预防复发。
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黏膜水肿。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有助于控制过敏反应。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适用于轻中度息肉或术后辅助治疗。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能彻底切除息肉并扩大窦口引流。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可保留正常黏膜结构,复发率较低。术后需定期换药清理痂皮,严重病例可能需多次手术。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息肉阻塞呼吸或引发并发症的情况。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刺激。高渗盐水冲洗能暂时缩小息肉体积。配合鼻腔喷雾器使用效果更佳,建议每日1-2次持续使用。该方法适合作为药物或手术的辅助治疗手段。
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之间,防止黏膜干燥。职业暴露人群需佩戴防护口罩。环境干预对过敏性鼻炎继发的息肉尤为重要。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适用于明确过敏原的患者。维生素D补充可改善免疫功能,益生菌制剂有助于调节Th1/Th2免疫平衡。顽固性病例可考虑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鼻息肉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戒烟并减少酒精摄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规律运动可增强上呼吸道抵抗力,游泳时注意避免氯气刺激。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鼻内镜,复发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合并哮喘或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