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可通过鼻腔冲洗、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口服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鼻息肉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囊性纤维化、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器每日重复进行,可缓解鼻塞症状。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冲洗后避免用力擤鼻。该方法适合轻度鼻息肉患者作为辅助治疗。
2、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局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缩小息肉体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鼻腔通气,需连续使用数周见效。使用时应对准鼻腔外侧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鼻黏膜萎缩。
3、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多发或复发性鼻息肉,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等全身糖皮质激素。该治疗能快速缓解严重鼻塞和嗅觉减退,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电解质,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两周。
4、手术治疗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鼻窦炎的患者。手术可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并开放鼻窦引流通道,术后需定期换药防止粘连。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能保留正常黏膜,复发概率较传统手术低。
5、免疫治疗奥马珠单抗等IgE单抗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难治性鼻息肉。该治疗通过阻断过敏反应通路减少息肉复发,需皮下注射维持治疗。用药前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等反应。
鼻息肉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饮食上限制辛辣食物和酒精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黏膜修复。合并哮喘或过敏体质者需规范治疗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鼻腔。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改变等表现时需警惕并发症,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