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感染、气压伤、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或手术修复。
1、外伤:耳道异物或掏耳过深可能导致鼓膜机械性损伤,表现为突发耳痛和听力下降。轻微穿孔可自行愈合,严重者需耳科检查,药物可选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2、感染:中耳炎化脓性感染会侵蚀鼓膜,伴随耳流脓和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麻黄碱滴鼻液改善咽鼓管功能。
3、气压伤:潜水或飞行时气压骤变导致鼓膜内外压力失衡,可能引发撕裂样疼痛。多数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鼓室成形术修复。
4、医源性损伤:耳科操作或放疗意外损伤鼓膜,需立即耳内镜评估。修复时可选择明胶海绵贴补或颞肌筋膜移植术。
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急性期可使用头孢克洛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