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耳膜穿孔可能引发中耳乳突炎。中耳乳突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慢性中耳炎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耳膜穿孔后外耳道细菌易侵入中耳,引发感染。表现为耳痛、流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咽鼓管功能障碍:长期穿孔导致咽鼓管通气异常,中耳负压促使乳突气房积液。可能出现耳鸣、耳闷,需通过捏鼻鼓气或咽鼓管吹张术改善通气。
3、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继发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强营养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
4、慢性中耳炎:穿孔未愈合并慢性炎症可扩散至乳突,导致骨质破坏。需行乳突切开术清除病灶,术后配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治疗。
建议避免耳道进水,定期耳鼻喉科复查,出现发热或剧烈头痛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