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可能由生理结构因素、卫生习惯不良、性生活频繁、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容易通过尿道口进入膀胱。这种解剖特点使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
2、卫生习惯不良:
如厕后从后向前擦拭、不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护垫、穿着过紧不透气的内裤等不良卫生习惯,会导致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夏季出汗多时若不注意清洁,会显著增加细菌滋生机会。
3、性生活频繁:
性交时可能将阴道和肛门周围的细菌推入尿道,特别是使用杀精剂会改变阴道菌群平衡。建议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利用尿液冲刷作用减少细菌滞留。
4、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疲劳等情况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妊娠期女性因黄体酮水平升高导致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液滞留也易引发感染。
5、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在尿液中繁殖。反复感染可能与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有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通过多排尿冲刷尿道;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过度清洁阴道破坏正常菌群平衡;蔓越莓制品中的原花青素可抑制大肠杆菌黏附膀胱壁;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上行至肾脏。绝经后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增强尿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