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可按压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合谷等穴位缓解症状。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穴位按摩可作为辅助调理手段。
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该穴位属足阳明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作用。按压时用拇指指腹垂直用力,以局部酸胀感为宜。腹泻伴随食欲不振、乏力时尤为适用,但孕妇慎用。
2、天枢天枢穴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处。作为大肠募穴,能直接调节肠道功能。按摩时可用掌根顺时针揉按,适合腹痛腹胀型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需配合药物治疗,单纯按摩效果有限。
3、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此穴是胃的募穴,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缓解作用。可用中指指腹轻柔按压,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若出现发热或血便需立即就医。
4、关元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下3寸。具有温阳固脱功效,适合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艾灸此穴效果优于单纯按压,但阴虚火旺者禁用。长期腹泻患者需排查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因。
5、合谷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作为止痛要穴,能缓解腹泻伴随的肠痉挛疼痛。按压时向第二掌骨方向用力,腹泻伴呕吐时可配合内关穴。儿童腹泻脱水时需优先补液治疗。
穴位按摩每日可重复进行,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食用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饮食,腹部注意保暖。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感染或器质性疾病。慢性腹泻患者建议完善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