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术后通常需要家属陪夜,术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心脏造影属于微创检查,但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主要风险包括穿刺点血肿、造影剂过敏反应、迷走神经反射等。患者术后需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医护人员会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心脏造影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穿刺侧下肢需伸直制动,避免弯曲或用力导致出血。术后2小时内每15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之后根据情况调整频率。家属需协助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等基本活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术后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但需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
少数病情稳定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在医疗条件完备的医院可能无须全程陪夜。这类患者通常年龄较轻、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小时观察无异常。但医疗机构会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后决定,不建议家属自行判断。即使无须陪夜,患者也应保持通讯畅通,出现头晕出汗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心脏造影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蒸鸡蛋等食物,术后6小时内饮水不超过1000毫升。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三天内避免盆浴或游泳。一周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肾功能。出现穿刺处疼痛加剧、肢体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