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通常需要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鼻内镜检查、鼻窦CT、血压测量等检查。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局部损伤、高血压、血液疾病、鼻腔肿瘤、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小板减少等问题。血小板数量异常或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该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完成,无需特殊准备。
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能评估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反复鼻出血或止血困难。检查前应避免服用抗凝药物以免影响结果。
3、鼻内镜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黏膜状况,定位出血点位置。检查可发现鼻腔血管异常扩张、糜烂或新生物。检查前需进行表面麻醉,过程中可能有轻微不适感。
4、鼻窦CT鼻窦CT能清晰显示鼻腔鼻窦解剖结构,诊断鼻中隔偏曲、鼻窦炎或占位性病变。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评估血管走行异常。检查时需保持静止,儿童可能需要镇静处理。
5、血压测量血压测量可排查高血压导致的鼻出血。血压骤升可能使鼻腔小血管破裂,中老年患者需特别关注。动态血压监测比单次测量更具参考价值,建议不同时段多次测量。
发生流鼻血时应保持坐位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压迫止血,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止血后可冷敷鼻梁部位,24小时内不要擤鼻涕。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日常保持鼻腔湿润,控制血压稳定,避免用力挖鼻等损伤行为。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