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胆管造影术属于微创介入检查技术而非传统手术。该操作通过内镜或经皮穿刺途径完成,主要有诊断胆管结石、评估胰胆管畸形、筛查肿瘤性病变、明确梗阻性黄疸病因、辅助制定手术方案等用途。
胰胆管造影术分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两种主要方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通过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到达胆胰管开口处注射造影剂,全程无须切开体表组织。经皮经肝胆管造影需在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肝内胆管,穿刺孔径仅约2毫米,术后用敷料覆盖即可。这两种方式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观察24小时无异常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传统手术需切开体表组织并暴露术野,而胰胆管造影术仅建立器械通道,不涉及组织切除或器官重建。该技术的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但严重并发症概率低于开腹手术。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操作后需监测腹痛、发热等异常症状。
接受胰胆管造影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寒战高热或皮肤巩膜黄染加重时需立即就医。建议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