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病人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主要有心理疏导、饮食调整、活动指导、伤口护理、并发症观察。
1、心理疏导:
术前需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详细解释手术流程和预期效果。术后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特别是需佩戴尿路造口袋的患者,需加强心理支持。家属参与疏导可提升患者配合度。
2、饮食调整:
术前3天改为低渣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术后肛门排气后先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普食。每日饮水量需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但需遵医嘱控制输液量。
3、活动指导:
术前指导床上排便训练和深呼吸练习。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24小时后鼓励床边活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日常活动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4、伤口护理:
保持导尿管和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造口周围皮肤。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术后48小时内出现鲜红色引流液需立即报告。导尿管通常保留7-10天,拔管前需进行膀胱训练。
5、并发症观察:
重点监测发热、切口渗血、下肢肿胀等术后常见症状。尿流改道患者需观察造口黏膜颜色及排尿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尿液浑浊可能提示尿路感染,需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
膀胱肿瘤术后康复期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可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浆果类水果,限制红肉及腌制食品。根据体力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术后3个月避免提重物和骑车。定期复查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检查,戒烟并控制基础疾病。出现血尿、排尿困难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诊。
宫腔镜手术前需完成常规体格检查、妇科专项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评估及麻醉风险评估五项核心检查。术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超声检查、心电图等。
1、常规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评估心肺功能基础状态。医生会检查腹部触诊情况,排除急性盆腔炎症等手术禁忌症。体重指数测算有助于麻醉用药剂量计算。
2、妇科专项检查:
需进行妇科双合诊明确子宫位置及大小,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宫颈癌筛查异常者需补充阴道镜检查,可疑子宫内膜病变需行诊断性刮宫。
3、实验室检验:
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四项确保止血功能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检测评估代谢能力,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风险。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具有双向防护意义。
4、影像学评估: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宫腔结构。怀疑子宫畸形者需进行宫腔造影,合并肌瘤者需核磁共振明确肌瘤位置。
5、麻醉风险评估:
心电图检查筛查心律失常,肺功能检查评估通气能力。ASA分级系统综合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预测麻醉风险,高血压患者需动态血压监测调整用药。
术前3天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肠道积气,手术当日需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供医生参考。术后恢复期可适当补充蛋白质促进创面愈合,如鸡蛋羹、鱼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