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手术前需完成影像学评估、心肺功能检测、血液检查、病理活检及麻醉评估五项核心检查。
1、影像学评估:
胸部增强CT是定位肿瘤范围的首选检查,可清晰显示纵隔内血管、神经与肿瘤的解剖关系。磁共振成像对神经源性肿瘤或脊髓受压情况有更高分辨率。部分患者需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估肿瘤代谢活性。
2、心肺功能检测:
肺功能测试通过肺活量、弥散功能等参数判断手术耐受性。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可筛查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等隐患。动脉血气分析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3、血液检查:
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水平以预估术中出血风险。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肿瘤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有提示价值。
4、病理活检: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适用于气管旁肿瘤。CT引导经皮穿刺对前纵隔肿块确诊率达90%。纵隔镜检查可直接获取中纵隔淋巴结组织。
5、麻醉评估: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系统用于量化手术风险。困难气道评估需检查颈部活动度、张口度等指标。药物过敏史和既往麻醉并发症需重点问询。
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并练习腹式呼吸,每日进行爬楼梯训练提升心肺储备。饮食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K促进凝血功能。术后可能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可提前了解护理要点,家属需学习有效叩背排痰手法。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但术前8小时需严格禁食,术晨用漱口水清洁口腔降低感染风险。
垂体瘤手术前需准备术前检查资料、调整用药、心理建设、生活用品及术后康复计划。主要涉及影像学资料完善、激素水平评估、药物管理、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等方面。
1、检查资料:
术前需完成垂体增强磁共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提供近3个月内分泌激素报告如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携带近期血糖血压记录,视力视野检查结果对鞍区肿瘤尤为重要。
2、用药调整: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需替换为低分子肝素。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者需遵医嘱调整氢化可的松剂量。控制基础病的降压药、降糖药需持续服用至手术当日清晨。
3、心理准备:
经鼻蝶手术可能引起短暂嗅觉异常,需提前了解手术流程和常见并发症。焦虑严重者可进行正念呼吸训练,家属应参与术前谈话并协助制定术后照护方案。
4、物品准备:
住院期间需准备吸管式水杯、润唇膏、湿巾等鼻腔护理用品。纯棉开衫方便术后穿戴,软底防滑拖鞋预防跌倒。记录本用于记录尿量变化和不适症状。
5、康复计划:
提前联系康复科评估术后垂体功能,制定激素替代方案。准备流质饮食食谱应对术后短暂吞咽困难,家中安装防跌倒扶手。预约1周后门诊复查垂体增强磁共振。
术后3日内需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有无多尿烦渴等尿崩症表现。选择高蛋白低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术后1月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咳嗽。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6周内禁止游泳或潜水。定期复查激素水平调整替代治疗方案,出现持续头痛、视力下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