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前需完成常规体格检查、妇科专项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评估及麻醉风险评估五项核心检查。术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超声检查、心电图等。
1、常规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评估心肺功能基础状态。医生会检查腹部触诊情况,排除急性盆腔炎症等手术禁忌症。体重指数测算有助于麻醉用药剂量计算。
2、妇科专项检查:
需进行妇科双合诊明确子宫位置及大小,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宫颈癌筛查异常者需补充阴道镜检查,可疑子宫内膜病变需行诊断性刮宫。
3、实验室检验:
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四项确保止血功能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检测评估代谢能力,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风险。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具有双向防护意义。
4、影像学评估: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宫腔结构。怀疑子宫畸形者需进行宫腔造影,合并肌瘤者需核磁共振明确肌瘤位置。
5、麻醉风险评估:
心电图检查筛查心律失常,肺功能检查评估通气能力。ASA分级系统综合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预测麻醉风险,高血压患者需动态血压监测调整用药。
术前3天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肠道积气,手术当日需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供医生参考。术后恢复期可适当补充蛋白质促进创面愈合,如鸡蛋羹、鱼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管理、药物使用和复查随访。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感染。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正常出血量应逐渐减少,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或持续超过月经量需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
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可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建议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丰富的蔬果,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每天保证2000毫升左右饮水量,促进代谢。
3、活动管理:
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之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日常活动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避免久坐久站,防止盆腔充血。
4、药物使用:
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必要时可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为预防息肉复发,可能需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复查随访:
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了解宫腔恢复情况,之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出现异常出血、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育龄期女性需与医生讨论后续生育计划,必要时进行内分泌调理。
术后恢复期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帮助子宫恢复。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注意观察月经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月经可能出现时间、量的改变属正常现象。饮食上可增加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避免饮酒。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身体恢复,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和过度劳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