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手术前通常需完成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超声检查及凝血功能评估五项核心项目。
1、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和三合诊评估息肉位置、大小及基底宽度,同时排除阴道壁病变。医生会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观察息肉形态是否带蒂、表面有无溃烂出血,并检查盆腔内子宫附件情况。此项检查可初步判断手术难度及是否需要宫腔镜辅助。
2、白带常规:
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PH值、胺试验及显微镜检查,筛查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或念珠菌感染。急性阴道炎需先抗感染治疗后再手术,避免术后逆行感染。若发现线索细胞或芽生孢子阳性,需针对性使用阴道栓剂。
3、TCT检测: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排除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癌前病变。对于年龄大于30岁患者,建议联合HPV分型检测。若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需先进行阴道镜活检明确诊断。
4、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息肉蒂部与子宫内膜的关系,鉴别宫颈息肉与子宫内膜息肉。测量息肉血供情况能预判术中出血风险,同时排除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合并症。对于多发息肉或基底部较宽者,需评估是否需行宫腔镜下电切术。
5、凝血筛查:
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尤其适用于月经量多或有出血倾向者。服用抗凝药物患者需提前5-7天调整用药方案。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需术前输注血浆或凝血因子,避免术野持续渗血。
手术前3天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刺激。术后恢复期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创面愈合,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每日温水清洗外阴保持清洁,两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游泳,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稳定,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宫腔镜手术前需完成常规体格检查、妇科专项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评估及麻醉风险评估五项核心检查。术前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超声检查、心电图等。
1、常规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评估心肺功能基础状态。医生会检查腹部触诊情况,排除急性盆腔炎症等手术禁忌症。体重指数测算有助于麻醉用药剂量计算。
2、妇科专项检查:
需进行妇科双合诊明确子宫位置及大小,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宫颈癌筛查异常者需补充阴道镜检查,可疑子宫内膜病变需行诊断性刮宫。
3、实验室检验:
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四项确保止血功能正常。肝功能、肾功能检测评估代谢能力,血糖检测排除糖尿病风险。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具有双向防护意义。
4、影像学评估: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宫腔结构。怀疑子宫畸形者需进行宫腔造影,合并肌瘤者需核磁共振明确肌瘤位置。
5、麻醉风险评估:
心电图检查筛查心律失常,肺功能检查评估通气能力。ASA分级系统综合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预测麻醉风险,高血压患者需动态血压监测调整用药。
术前3天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肠道积气,手术当日需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供医生参考。术后恢复期可适当补充蛋白质促进创面愈合,如鸡蛋羹、鱼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