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可能引起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腹腔转移、恶病质等并发症。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随着病情进展可对消化系统及全身造成严重影响。
1、胃出血胃癌组织侵蚀胃壁血管可能导致呕血或黑便,急性大出血可表现为休克症状。出血量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点。治疗需禁食并静脉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栓塞治疗。
2、胃穿孔肿瘤穿透胃壁全层可引发突发性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切除病灶。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术后需持续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
3、幽门梗阻胃窦部肿瘤增长可阻塞幽门管,表现为反复呕吐宿食和上腹膨隆。钡餐检查可见胃排空延迟,内镜能直接观察梗阻部位。轻症可通过鼻饲营养支持,完全梗阻需行胃肠吻合术或支架置入缓解症状。
4、腹腔转移癌细胞经淋巴或血行播散可形成腹膜种植转移,产生腹水、肠粘连及顽固性腹痛。腹腔穿刺液细胞学检查可确诊,治疗以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灌注为主,严重肠梗阻需考虑姑息性手术。
5、恶病质肿瘤消耗及进食障碍导致进行性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极度乏力、肌肉萎缩,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蛋白显著降低。需通过肠内外营养支持改善代谢状态,同时控制肿瘤进展。
胃癌患者应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出现进食困难时及时考虑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消化功能康复训练,避免暴饮暴食诱发倾倒综合征。同时需按时复查胃镜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