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大、胃酸分泌过多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豆制品等,有助于胃黏膜修复。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部负担。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每日三次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1g每日两次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生活方式改善: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精神压力,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戒烟限酒,避免酒精和烟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害。
4、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三联疗法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1g每日两次进行治疗,疗程通常为7-14天。
5、定期复查: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