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可以治愈。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对症止咳、增强免疫力、保持呼吸道湿润、预防继发感染。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在2-4周内康复。
1、抗生素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支原体繁殖,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全程治疗。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不宜选用。
2、对症止咳: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缓解症状。伴有痰液时可配合氨溴索等祛痰药物。避免滥用镇咳药掩盖病情,儿童需谨慎选择止咳药物。
3、增强免疫力:
支原体感染病程与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保证充足睡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适量补充蛋白质有助于加速康复。过度劳累可能延长咳嗽病程,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
4、保持呼吸道湿润:
干燥空气会加重气道刺激导致咳嗽迁延。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多饮温水或蜂蜜水能缓解咽喉不适。蒸汽吸入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但需防止烫伤。
5、预防继发感染:
支原体感染可能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出现黄脓痰、持续高热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时遮掩口鼻可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的饮食调理需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百合、银耳、梨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气道反应。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但应避免冷空气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胸片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