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检查血清抗体检测、咽拭子培养、尿液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影像学检查等项目。支原体感染可能由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咳嗽、发热、尿频等症状,建议根据症状选择对应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1、血清抗体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IgM和IgG抗体水平,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则可能为既往感染或免疫反应。该方法适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但需注意抗体产生存在窗口期,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
2、咽拭子培养用无菌棉签采集咽部分泌物进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该检查对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较高,但培养周期较长,可能需要3-7天出结果,且阳性率受采样质量影响。
3、尿液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尿液中支原体特异性抗原,适用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快速筛查。操作简便且15-30分钟可出结果,但敏感度略低于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4、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支原体DNA或R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区分具体支原体亚型。适用于呼吸道、生殖道等多种标本检测,可作为确诊依据,但需专业实验室支持且费用较高。
5、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用于评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部病变程度,典型表现为斑片状浸润影。对于持续高热或咳嗽加重患者,影像学可帮助判断是否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支原体感染确诊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需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手卫生及呼吸道防护,集体环境中需做好隔离措施。